婚礼视频网 - 青春爱情生活 - 开间小酒吧 诗酒趁年华

开间小酒吧 诗酒趁年华

作者:张老师
发表:2015-08-22
点击:1898 次
类别:青春爱情生活

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三年前,他要去乌镇帮朋友开一家照相馆,胶片照相馆,黑白胶片照相馆。乌镇、照相馆、胶片、黑白、暗房,这几个关键词无论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文艺得掉渣,而这次它们竟然被人聚集在一起了。

那时的张老师还没有开现在的这家酒吧,也没有蓄起胡子,更没有女朋友,满脸写着一个人就是全世界拎起包说走就走的任性。不久之后,他真的去了乌镇,在枕水西栅专心帮他朋友筹备照相馆。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他是个心里有自己的人——这一点在人上了年纪之后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难得,因为那段时间我接触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活得没有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那时跟很多人祥林嫂似的抱怨,每天早高峰在新街口地铁站换成2号线的时候,站在静止的人群里忍不住恐慌,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的蚂蚁被庞大的世界踩在脚下,止不了的绝望。

而张老师不一样,如果不是要过上“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生活,他大概也不会辞掉大学老师这份人人艳羡的工作,开始不断尝试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时间追溯到2005年当时张老师还在南京一所大学院校担任辅导员,学校为了方便教学,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平时辅导员必须住校,学生这样形容,“比爹妈管得还要多”。

其实,这种规定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折磨,对老师也一样。

“每天跟着学生一起上课下课,学生休息了还得去查房,周日下午到周五白天都在学校,简直寸步不离,我自己上学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过……”

最郁闷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作为老师的“轮回”,就像《致命魔术》里的那台复制机器一样,张老师的每一年似乎就是被复制出来的。每年开始的时候翻开去年的笔记本,接下来的生活节奏不断重启。3月,文明礼貌月,植树节;5月,劳动节;6月,备考;9月,运动会;12月,新年联欢,又该大合唱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一切尽在掌握,而对于张老师,这是一件可怕的事,能够很容易就找自己未来的参照物,你看教导主任,看校长,如果他们的生活是你期待的,那就努力坚持现在的路,因为他们就是你的未来。

显然这不是张老师想要的未来,新学年开始,学校看他带学生有一套,又给他多加了一个班,那时候他带着3个班,还兼职团委书记,有时每天3、4个会,除了开会根本没时间干别的,他特不喜欢一大群人的会议,会议效率一般跟参会人数成反比。有开会的工夫还不如去帮学生解决几件实事,完了跟男生们打打球聊聊天,了解学生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可不比干坐着开会强多了?

可很多事并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领导有领导的想法,你听话最好,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也行,但不能太多,否则就会让人头疼。而太多想法却不能好好实现也让张老师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越来越失望。

所以,渐渐萌生退意,考虑再三,将手上从大一开始带的那一届学生圆满送到毕业,功成身退。那也是张老师辅导员生涯的完美谢幕,全班37个学生,18人拿到党员或预备党员身份毕业,是全系最好的一个班。

离开校园之后,每每想起那段与同学们亦师亦友的日子,仍然是很开心的回忆。

辞职后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化工贸易商,收入更好,更加轻松,却还是不开心,总觉得生活里缺了些什么。真正接触酒吧其实是09年左右的事,用张老师的话说,小时候家教很严,根本没有机会接触酒吧,而很多年前对于酒吧的印象还停留在迪厅,闪烁的灯光,嘈杂的音乐,悸动的人群,那些影视作品里面叛逆学坏的少年,大都都有酒吧的戏份。所以张老师第一次去酒吧已经是大学生,对于酒吧的改观则是在辞职之后去无锡跟一帮朋友一起,看到他们开的jazz bar,才发现原来酒吧还可以是另一种样子——放着自己喜欢音乐,跟聊得来的人一起喝一杯,没有骚动不安的荷尔蒙,安安静静地像在家里接待客人。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乌镇的酒吧,上海的酒吧,北京的酒吧……当你喜欢上一样东西,会不自觉地去留意它的一切,谁家的酒好,谁家的装修风格很特别,谁家的音乐不错,谁家的文化氛围让人惦念……慢慢发展到对经营颇有研究,开始帮朋友的店提建议,到帮朋友从头开始策划运营一家店,有想法执行力又强的人总能成事,这让他虽然涉猎酒吧时间不长,却很快成为顾问级人物。

乌镇那家由他帮忙筹备的店一直都在,现在去乌镇在西栅还能遇见,有咖啡有手信有纪念品可以坐着发呆感受乌镇,大波文艺青年在那里遇见自己想要的状态,发呆聊天艳遇,然后,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

张老师也一样,大学老师、合伙人、乌镇、照相馆等等都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站,他的诗酒年华,始终要安放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店里。乌镇回来之后,原本跟朋友合伙的小酒吧有一些理念分歧,他便抽身出来,开始准备自己的店。

这些年的开店经验让他成为一个有着敏锐商业眼光的人,没有一家店是不需要花心思不需要经营只凭梦想就能做得很好的,店好不好,一定需要付出,而有付出也不一定就能好,这就是开店的诱惑与风险。

找店一找就找了半年,一开始想在仙林,离家近,而且之前的第一家酒吧也在仙林,对那一块有着很细致的了解,却总也没有合适的房子,后来有一天无意中在市区发现了一个隐秘小院。

比邻南师大,南京人都知道,那一块是南京的文艺心脏,最关键的是,那个房子虽小,却有一个不错的小院子——似乎每个人都喜欢有阳光照耀的小院子,再累的时候,看看一院子花草,午后眯眼晒个太阳也是极好的。

不能再等了,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就这么很快定了下来。14年3月底,张老师的小酒吧开门迎客,以鸡尾酒、单一麦芽Whisky、进口精酿啤酒为主,在那个时刻的南京,专业古典鸡尾酒还不多,张老师的小酒吧走在了时代前列,后来他一直庆幸当初的决断,很好地抓住了时机,因为在那之后不久,专业Whisky酒吧、古典鸡尾酒吧开了好几家,竞争力都很强,幸好他当了先行者,在这段时间他和整个团队都在不断学习改进,已经有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和积淀,也有了业内认知度。

走进张老师的小酒吧,是一种硬朗的气质。这是他在没有找到房子之前就已经在心里的构想,舒服的小院子,长吧台,高酒架,金属与木材,粗糙而不粗陋,一个蓄着长胡子的男人——三年后的张老师,看上去不像酒吧老板,倒像艺术家,他结了婚,有了这间自己的店,谈话间都是谦逊和自信——这两种感觉在他身上一点也不冲突,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他说他的酒吧更多男性顾客,当初奔着工业风的装修就是希望硬朗一点,舒服一点,很多酒吧是用女生带动男生的方式,而他则希望这单纯是一个喝酒的地方,不是搭讪猎艳的场所。一天的劳累之后,下班路过这里喝一杯,未醉,微醺,回去洗个澡很快进入睡眠,是一天最完美的结束。

他讲了一些客人的搭讪故事,失败的多,而且这种失败其实会影响到顾客体验,尤其是女性客人,她们在这里被不喜欢的陌生人搭讪,便会将这种不愉快转嫁到店里,不好的回忆常常让她们不再光顾了。

所以,这些年见多了失败的搭讪案例,大概最成功的便是他自己。

张老师的老婆就是“搭讪”来的,当初他常常去朋友的酒吧,她是朋友的朋友,所以经常被安排在一起聊天,玩桌游,当时她是一家服装公司的法人,却是个呆呆的姑娘,张老师觉得她公司的定位有问题,跟她聊过多次,后来果然存货积压,公司面临拆伙危机,让张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她作为法人和老板,一个员工的辞职信竟然都要她帮着写。这么个呆萌呆萌的女孩子,让人又是崩溃又是怜惜。

后来,渐渐就对上眼了。她小他六岁,喜欢成熟稳重的男人,他就像是上天派来拯救她的天使,他去乌镇弄照相馆的那阵子,她在他曾经合伙的酒吧当店长,一个人干所有的活儿,调酒、当服务生、做账、设计宣传品、搬货……像男孩子一样生猛,又比以前老练细致。

之后他们终于开了自己的店,她的才华闪闪发光,现在酒吧的logo有很多人喜欢,就是张老师的父亲亲手写的字,加上她的设计,还有她设计的酒单,她设计的字体,她日渐成熟的待人接物……她的成长让他刮目相看。

好的爱情就是这样,让彼此都成为更好的人,为着想要的生活共同努力。

酒吧是一个更新特别快的行业,需要不断输入新的东西。在张老师的小酒吧,他是那个负责“输入”的人,去上海的酒吧学习,跟大师们交流,看很多书,中文的英文的,有朋友从国外发来的干货,只有电子版,几百页的东西自己去打印,拿回来大家一起研究。因为跟上海有着长期合作,各种酒,调酒的辅料,不管是利口酒还是糖浆,配饰,果汁,甚至杯子,全部都在升级。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不学习不进步,就会被世界抛在身后。

也许是店里的风格像家一样亲和,也许因为酒好,也许因为别的,张老师的店是很多同行喜欢来的地方,“比待在自己的店里更轻松,无人打扰”,而且还能聊一聊各自的最新成果,相互交流经验。当然,也有被老板打发来“潜伏”的年轻人,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拍下酒单,拿回去研究。次数多了也并不介意,因为每季度调酒主管小八都有新品研发出来,很多特别的酒都在不断更新,来源也是独家。小八在这一行已有10年积累,自己开过酒吧,公认的资深调酒师,他的作品,偷又能偷多少呢?

这样的同行也是少数,在张老师这几年的摸爬滚打里,大部分都是很好的同行,相互介绍客人,相互推荐好的酒商,相互支持,也是因为他们的帮助,才有他的成长。当初每次去上海,都能感觉到南京的酒吧与上海的差距,但好的地方是,每次遇见的上海那些同行都很友好,特别热情,哪怕你问出在他们看来最幼稚的问题,也会耐心给你解答,遇上这样的同行,是创业者之幸。

做酒吧辛苦,作息时间颠倒,别人的一天都要结束了,而酒吧的一天才刚刚开始。现在张老师的店基本每天从晚上7点到凌晨1点,有过特别特别火爆的时候,忙到崩溃,倒并一味追求客人特多了,小小的空间坐满就好,每位客人都可以就着音乐和美酒跟朋友聊天,不用扯着嗓子喊叫,也不会太拥挤没有私密感。这是张老师的理想状态,而现在,基本就是这样的。

太紧张的生活不是生活,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才知道。这个道理是一位朋友用生命换来的,在同行中每每谈及,还会沉默可惜。

那是上海的一位著名调酒师,在张老师跟他谈完合作的第三天,因脑干出血猝然离世。这件事轰动整个中国调酒圈,不敢相信也无法接受,那么出色的调酒师,刚刚参加完大师赛,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都刚跟他见了面,谈笑风生的一个人,突然没有了。

张老师跟同行们赶去上海参加他的告别仪式,聊起他去世之前的那段时光,长期工作到早上六七点,大赛前后接连三天没有睡觉,多少人有着同样的生活习惯,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会不会也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生活,还是要慢一点;但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却要快一点才好,因为也许不知道哪一天,时间走得你追也追不上,如果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按照想要的样子活一天,是不是遗憾?

所谓“诗酒趁年华”。张老师的诗与酒,都在这个有院子的小店里,交了很多新朋友,也找回了很多失去联系的老朋友。很多年前的同学、发小、玩伴、学生,辗转知道他开了个酒吧,都想要过来看一看,喝上一杯,就这样,这里也成了一个朋友们的根据地,那些失联的人在这里相遇,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关于未来,张老师早已有了自己的蓝图。现在的这间酒吧就是个实验室,一些新想法要在这里酝酿发芽,一些经验要在这里孵化,而整个团队是要在这里完成蜕变的。

最好的团队,是大家都有各自努力的方向,相互理解扶持,为对方创造实现目标的机会,在某一天或者某个阶段,变成各自梦想中的那个人。

这样就很好。一切都是喜欢的样子。

吧台里面站着喜欢的姑娘,刚好是要相守一生的人,她像莫吉托里的薄荷一般点缀生命的绿,变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夜色笼罩的院子里,有常来的客人端着杯子酣饮,笑嘻嘻地说:哇,这个好好喝;

忧伤的蓝调里,有受了情伤的姑娘,一杯长岛冰茶便能让她落下泪来,就着音乐哭一哭,杯子空了的时候,可以把那个人放在心里,而悲伤留在酒里;

久别重逢的人要来喝一杯;

即将分离的人也要喝一杯;

开心的时候喝一杯;

悲伤的时候也要喝一杯;

……

那个斟酒的人,也在你的故事里。

责任编辑:婚礼视频网
婚礼开场视频推荐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